


为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建设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的战略决策,日前,白山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具体实施意见,决心牢牢抓住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机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率先建成全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先行区。
率先建成全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先行区
《实施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打资源牌、走特色路不动摇,以绿色转型为主线,突出结构调整,强化产业支撑,注重总量规模,提升质量效益,着力壮大新兴产业,构建集约高效、园区引领的矿产冶金新材料产业集群体系;着力培育接续产业,构建科技创新、品牌引领的人参、矿泉水、生物医药绿色产业体系;着力开发旅游产业,构建回归自然、文化引领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改造传统产业,构建循环低碳、链条引领的煤炭、木材加工、金属矿产链条延伸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着力建立考核评价,构建政府引导、主动作为的绿色转型效能考核评价体系,率先走出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子,把白山建成东部地区独具特色、全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先行区和全国绿色转型发展的崛起区。
绿色转型发展要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总量效益、统筹推进原则。注重调整存量与优化增量并存,推进经济总量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促使经济增长更加平稳,增长动力更加多元,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发展潜力更加释放。
——坚持接续替代、兼顾并举原则。注重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优化重组,培育发展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形成高层次循环经济产业链和新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企业自主、集约发展原则。注重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作用,促进企业主动融入转型,与产业转型的主导地位协同发挥作用,加快产业集聚,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坚持立足优势、创新驱动原则。注重发挥资源优势,围绕培育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加大高新技术引入和应用推广,谋划一批科技创新、延伸链条、扩大产能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整体竞争力。
——坚持增量投入、存量调整原则。注重增量投入和存量提升,加快企业科技项目引入,用高水平的增量来激活和带动存量优化调整,持续形成新增产能,增强产业转型发展后劲。
——坚持政府促进、政策引导原则。注重政府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中的促进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公共服务和政策扶持,着力营造有利于转型升级的发展环境。
确立2015年——2020年主要发展目标
《实施意见》确立了未来6年的发展目标:从2015年开始,到2020年全市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从资源消耗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为主向高附加值为主转变,企业经营方式从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转变,形成独具白山发展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在全省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幸福的绿色转型发展区,全面实现绿色发展、绿色繁荣、绿色赶超、绿色崛起。
明确2015年——2020年重点任务
《实施意见》明确2015年——2020年重点任务:按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绿色新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通过产业链延伸改造传统产业、产业更新培育替代产业、多元复合发展壮大接续产业“三大”产业转型模式,全面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延伸产业链条,改造传统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开发下游加工业,延伸加工业产业链,建立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群。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提高传统产业产品档次。注重新产品研发、品牌打造,提高产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围绕林木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打造由原木到高端家具的产业链,壮大林木加工企业,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木材精深加工基地。利用境外林木资源,实现林木加工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木材加工业,开展林木产品的深加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废物综合利用型的再生木制品,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终端产品的比重。围绕循环利用和终端开发,打造由煤炭开采到洗选、煤焦化的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建设我省东部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园区。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逐步降低煤炭开采及精洗煤加工等初级产品比重,加快八宝循环经济工业园、鼎运煤化工、东圣焦化建设,不断提升煤化工焦炭生产和焦炉煤气、煤化工产品、煤焦油深加工产品等中级终端产品比重,推进煤炭产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围绕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建立多级生产、梯级利用的矿产业体系,做大矿产业规模,建设我省东部重要的铸造园和有色金属园区。深化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逐步淘汰关闭技术落后、无后备资源的矿山开采和加工企业,推广冶金新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增强矿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点建设铸造园区、氧化球团、铜钴镍等项目,进一步提升黄金产量。围绕淘汰落后产能和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产业链延伸模式,优化升级建材产业,建设我省东部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着力推进建材产业新型化、节能化、规模化,加快推广新工艺,加强陶粒页岩、煤矸石、粉煤灰、矿渣等为原料的非粘土烧结新型墙体材料开发项目,推进工业废弃物和其它建材产品的综合利用。围绕“退粮进特”和长白山特色资源,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化绿色农业产业布局,建设长白山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走具有“白山特色、长白山特征、东部特点”的东部地区集约化绿色有机农业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广阔的林地资源,进行林下药材种植,发展林下参等名贵药材。发展长白山特色野果的果汁饮料产业。开发山野菜、食用菌系列产品\,建立山野菜种苗、食用菌生产基地。大力开发人参和林蛙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系列功能产品。利用东部地区特色经济动物资源,加快发展森林猪、森林鸡、林蛙等长白山特种养殖业。围绕科技研发和培育龙头企业,构建从种植到研发和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条,建成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中国长白山北药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以人参等名贵中药材深加工为主的健康医药产业,积极推进生人参胶囊、中药注射液及饮片等项目,建设中国吉林人参生命科技产业园区。加快人参一类抗癌等药物市场化进程,形成以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成药、中药保健、化学药及生物制药五大产品链为主的产业体系。加强医药商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企业电子商务。
——加快产业更新,培育替代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植原有非主导产业,加快改变对原有资源的依赖。通过产业更新培育接续替代产业,加快资源型产业向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变,逐步摆脱资源过度依存,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依托找矿成果转化和骨干企业培育,加快研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建设矿产新材料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区。积极抢占产业高端和产品终端,把矿产新材料产业打造成白山未来发展的领跑产业。推动硅藻土、金属镁等产业向特色园区集群发展,争取国家和省里支持,突出打造中国硅藻土新材料产业园,重点在硅藻土涂料、功能新材料、纳米复合材料、污水处理剂和高纯纳米二氧化硅、稀土镁合金等领域强化科研攻关,加快与生命保险、煌泰集团、盼盼集团、三棵树集团等战略合作,深度挖掘资源潜能,推进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高科技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依托世界顶级生态资源优势,着力构建“一核三带六城”为支撑的环长白山生态旅游圈和水陆空立体化旅游新格局,打造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建设东北亚重要旅游集散地。牢固树立“特色、全域、融合、人本”发展理念,突出“生态山水、多彩文化、激情冰雪、风情边境”旅游主题,促进旅游业与科技、中医药、养老等新兴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以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为龙头,以实现全境游为目标,重点推进鲁能漫江生态旅游区、关东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显著提升长白山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长白山优质矿泉水资源,坚持科学开发、合理开采和规范管理相结合,有序推广长白山地理标识,将长白山矿泉水打造成国际著名品牌。以要素整合和打造品牌为重点,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强水源地保护,集约节约利用矿泉水资源。加大对生产高端矿泉水的关键技术研究,支持高端水产品开发,提升长白山矿泉水品质。加快推进恒大集团、正大集团等一批千万吨级矿泉水基地建设,形成矿泉水产业集中区,发展设计、包装等相关配套产业,带动长白山矿泉水原产地的协调发展。依托长白山人参资源和品牌优势,积极研发人参食品,推进精深加工,大力开发人参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提升品牌竞争力,建设集生产、贸易、文化为一体的世界人参集散地。抢抓被列入国家重点培育发展接替产业的有利机遇,抓好人参生产安全化、标准化、基地化建设。深化同香雪制药、葵花药业、修正药业等战略合作,积极推进人参精深加工,大力开发人参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提高附加值和转化率,创建人参高新技术园区。建立产品可追溯体系,打造世界人参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产品交易中心,打响长白山人参品牌。依托资源开发潜力和发展基础,按照多元发展思路,积极推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打造东部地区清洁能源基地。大力发展水能、地热、煤层气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保障体系。有序推进小水电开发,提高水电开发利用水平。推动地热能源勘探开发建设,开展地热能集中供暖示范项目建设。加快整合煤炭资源,积极促进煤层气开发利用。依托长白山文化特色的形象定位,全面推介民俗、奇石等特色地域文化,打造中国区域文化基地。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突出长白山文化“原始、源头、元气、神奇、神圣、神秘”品牌效应,积极推进长白山特色文化创新产业园、文化旅游主题公园、文化遗址公园、朝鲜族民俗园、满族风情村、松花石文化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依托长白山天然氧吧、宜居佳地、温泉养生和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积极引入先进地区养老服务业,打造中国高端养老产业集聚地。强化与高端医疗机构、保健行业、传统中医行业的全方位合作,优化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建立以居家养老为主,城乡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为补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培育发展养老服务社会组织,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尽可能采取市场化方式提供养老服务。依托对朝口岸和东北东部区域优势,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为基础,建设吉林东部物流中心。围绕矿泉水、林矿产品、绿色食品等产业,沿主要交通干线和节点城镇,布局建设现代物流业重大项目,培育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完善核心商圈和社区商业网点布局。
——推进产业多元复合发展,加快产业融合渗透。以特色产业为先导,特色园区为载体,科技创新为支撑,改革开放为保障,推动整体产业多元复合发展。优化特色产业布局。立足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坚持“你无我有、你有我优”思路,研究组建旅游、矿产新材料、矿泉水、人参、硅藻土、煤炭等产业发展集团,集约开发资源,提高特色产业发展规模化水平,逐步掌控优势资源话语权和优势产品定价权,把优势资源做大、优势产业做强、优势产品做响,集中力量打造培育出一批特色产业群,构建地域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明显的产业体系。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加大基础投入和要素整合,促进产业和企业向开发区、工业园区集聚,使各类园区成为产业集群的核心区域,重点建设长白山生态健康科技产业园、八宝循环经济工业园、临江金属镁特色园区、长白山天然矿泉水园区等15个特色园区。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围绕新能源、矿产新材料、节能环保、现代医药等领域,积极推进科技投融资、产学研结合、创新型企业建设和新产品规模化生产示范工程。依托硅藻土、镁合金两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白山国家镁合金生产及应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新建一批国家级产品研发和检测中心。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以长白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为载体,鼓励扶持对朝经济合作,推进与东北亚地区在投资贸易、现代农业、现代物流、劳务输出等领域合作。积极对接长吉图、环渤海经济带,主动融入东北东部区域合作,充分利用白通丹区位优势,打通白山面向环渤海的出海通道。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大力实施百户小微企业帮扶和百户重点民企转型“双百工程”,出台更加优惠的扶持民营企业制度,全面落实“全民创业、集群发展、招商引资、素质提升、集群发展、市场培育”五大工程,释放民营经济创新活力,助推民营经济率先转型。
制定保障措施确保完成任务
《实施意见》还制定了保障措施,即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强化绩效考核和监督检查,精心组织、锐意创新、综合施策、务实推进,确保完成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由市领导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及重点企业组成的绿色转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推进重大项目实施。
轻松一扫 投资资讯随时有
400-600-3737
手机联系:13062625088
微信联系:13062625088
QQ 联系:746583727
地纬招商网-招商投资门户网站
专注招商投资服务10年
拥有全球千万招商投资信息大数据
线上招商推广,线下项目推介
为政府、园区、企业提供一站式招商代理服务
让招商投资更简单 更精准 更高效
版权所有 上海百程商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沪ICP备16044607号-2 Copyright © 2022 www.zhongguozhaoshang.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